
8月11日中午2點,40℃的高溫炙烤著山城。
在璧山工業園區的一個廠區內,依然忙碌一片。幾輛貨車魚貫而入,經過處,隱隱飄來一股中藥的味道。
這些車里滿載著已被磨成粉狀的中藥殘渣。數個小時后,這些藥渣將“變身”為一種高效的碳基生態水溶肥。
于是,8月11日便也被賦予了嶄新的意義,在將來的某一天被記入中國的農業史中——從這天開始,餐廚垃圾、人畜糞便、秸稈、藥材殘渣等廢棄物或面源污染物,將通過一種革命性的技術變廢為寶,成為中國生物農業開啟的一個重要事件。
配置原料,就像在愜意的沖泡咖啡
剛被卸下來的中草藥殘渣,立馬又被師傅們抬上了叉車,運往原料桶中進行調配。

成分配比是碳基水溶肥生產中重要的工序:將粉狀原料倒入2米多深的大桶后,旁邊的泵機便開始轟鳴,把各種添加劑注入——乍一看,跟沖泡咖啡還有幾分相似。

據現場負責人解釋,成品碳基水溶肥是根據所使用地域或使用場景的不同而特別定制的。在原料調配階段,工廠會控制微量元素的配比,比如用在水稻上便添加硅元素,而用在蘋果上就要添加鉀元素。

經過幾十分鐘攪拌,桶中的物體融化成了深褐色的液體,更似咖啡的性狀。

發酵反應仿如“在線直播”
下午3:08,工作人員按下啟動按鈕,液體原料被泵機從原料桶中抽出,經過加熱、配料等“關卡”,在錯綜復雜的管道中不斷穿梭,流入核心反應器。
在核心反應器中,原料被密封在170℃~180℃的密閉空間中,根據“仿生化學法”快速降解技術進行發酵,整個過程將持續約3小時。傳統的生態肥料制作技術采用的是厭氧發酵的方式,夏季7-10天、冬季15-20天才能完成發酵,“仿生化學法”極大降低了發酵所需的時間。

歐武川是璧山本地一名優秀的機械加工工人,身材緊實的他看不出來今年已經44歲。作為現場的監測員,在不遠處的控制間內,他正專注得看著顯示屏,屏幕上顯示著氣壓、溫度、PH值等各項指標。
“我們的反應器,就是變廢為寶的‘溫床’。”歐師傅介紹道,“雖然我看不到里面,但這些數據其實就在進行‘直播’。”

“老佛爺”駕到!
對于現場的所有人來說,3個小時的等待是如此漫長。
下午6點多,發酵反應進入最后的收尾工序:粗加工產品被送入了離心機,離心機高速轉動,將固液體進行分離。其中,水溶肥被灌入成品儲存罐中,過濾后產生的顆粒,便化身為土壤調理劑——“潤土寶”。
這還沒完。此時,工人會根據市場需求,對成品進行酸堿調配后,方才打開儲存罐的閘門——一種深褐色液體流出,被灌進包裝桶中。

博恩集團的第一桶碳基水溶生態肥,在萬眾期盼中終于成功下線!而一旁倉庫外的貨車已隨時準備“起駕”,恭迎“老佛爺”了。
革命性技術造就不僅是肥料的肥料
“老佛爺”,是重慶博恩集團旗下酷熊農業科技公司所生產的水溶性碳基全營養肥料品牌。其技術來源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植物營養學教授、酷熊農業科技公司首席科學家劉存壽。
劉存壽發明的天然有機質“仿生化學法”快速降解新技術,可使得降解產物的營養成分、內源激素、抗逆治病化合物比使用微生物降解的化合物種類多出2倍有余。此技術得到過袁隆平、趙玉芬、謝聯輝三位院士的高度評價: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運用該技術生產出的“老佛爺”水溶肥,不僅具備有機肥、無機肥等的優點,又無其缺點:
? ? ? ?○ 營養均衡,對土壤品質友好;
? ? ? ?○?見效快,肥力充足;
? ? ? ?○?天生就是菌肥、微量元素肥,針對功能性好;
? ? ? ?○?使用成本低廉,同等效果只有有機肥的50%成本。
同時,因其技術的特殊性,它不僅是肥料,還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它可以激活土壤微生物菌群,改變域內微量元素及碳循環,改良土壤結構,調理土壤,讓土地“越種越肥”;
它還能提高礦物元素有效性,增強植物抗性,活化區域生態環境;
此外,它使用的原料是餐廚垃圾、人畜糞便、秸稈、藥材殘渣等有機廢棄物或面源污染物,將其變廢為寶,減輕環境污染的同時還降低了生產成本。
推開生物農業時代的大門
2019年8月11日,是一個普通的炎熱夏日,也是一個將被載入中國農業史中不平凡的一天。
從這一桶碳基水溶生態肥開始,我們仿佛可以看到,生物農業時代的大門被一雙無形的手緩緩推開。
在未來,有機污染物、面源污染物的問題不再困擾人類,因為它們已經變廢為寶;農產品有了一道強力的安全保障,食品安全問題從源頭打通了解決之道;在中國農業發展的道路上,鄉村振興的車輪也正滾滾向前……